在居民群众眼里,人民警察的形象,不只是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,更多平凡的日子里,还有他们把居民群众当亲人的大爱情怀,是他们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的点点滴滴。
一位临终老人入院时留下的联系人不是自己的儿女,而是朝夕相处的社区民警;一名9岁的小学生因家庭原因得不到温暖,被民警接到派出所吃住多天,民警接他上学、放学,给他洗澡洗衣;上级来到社区警务室给民警颁授一等功功章时,89岁的爹爹抢着要亲手给民警戴上……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让群众感受到温暖,得到了实惠,近日,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三镇社区,走进武汉公安所队,了解到民警们感人至深的平凡故事。
9岁小学生吃住在永丰街派出所的故事
一名9岁小学生在派出所吃住7天,民警接他上学、放学,给他洗澡、洗衣。11月11日,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汉阳区永丰街,了解到奇奇(化名)的故事。
奇奇
6月18日傍晚,永丰街燎原社区民警周鹏程接到辖区一所小学老师打来电话:奇奇又不见了,联系不上他爸爸。周鹏程和同事们调监控,看视频,来到学校附近走访打听,最后在地铁站找到奇奇,把他带回派出所。
奇奇是今年3月份转学来到燎原社区的,他父母都是外地人,离了婚。妈妈在广东,爸爸在武汉工地打工开塔吊,每天凌晨外出上班,奇奇经常不去上学。作为学校法制副校长,民警周鹏程曾和老师一起找奇奇的爸爸谈心,可他说“管不了”。之后,因为欠房租,爸爸带着奇奇在小旅社打游击。6月18日是星期五,奇奇的爸爸已经几天不见人影。
民警周鹏程一时无法找到奇奇的爸爸妈妈,只好把奇奇留在派出所。民警们和他一起吃食堂,陪他写作业,给他洗澡、洗衣,还准备了换洗衣物,晚上带他在民警寝室睡觉,周鹏程又带他上街理了发。星期一早晨,周鹏程和一名辅警一起送奇奇上学,放学时又把他接回派出所,就这样,奇奇在派出所住了整整一个星期。
那些天,民警密集联系教育、民政、街道等方面,6月25日把他送到市青少年帮教中心安家。又过了几天,奇奇的爸爸把他接走了。
永丰街派出所所长张明告诉记者,随着城市发展,永丰街外来人口猛增,无论是户籍居民还是暂住居民,都是民警热情服务的对象。比如米粮社区民警张辉多年如一日帮扶一名残疾妇女,“承包”了孩子上学的费用,这样的故事有很多。
走访奇奇的家
研究帮助奇奇的方案
神龙派出所“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”
有困难,找警察,武汉市沌口街金湖花园小区居民没有想到,是神龙派出所的民警们帮他们实现了加装天然气管道的心愿。
“像做梦一样!”11月11日下午,在小区晒太阳的居民张爹爹告诉记者,金湖花园是个老小区,一直没有通天然气,扛煤气罐是家家户户的痛点,没想到神龙派出所帮他们用上了天然气,又方便又便宜。
2019年5月份的一天,湘隆社区民警肖利军在金湖花园走访,时看到居民吃力地扛着煤气罐爬楼梯,得知了居民们的心愿。
在上级支持下,肖利军先后联系规划、城管、街道和天然气公司,确定了方案,施工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。通气那天,居民们请来锣鼓队,拉着肖利军合影。
今年8月7日,因为扎根社区服务群众表现突出,民警肖利军荣立个人一等功,8月9日,社区76位空巢老人联名写下一封信,委托极目新闻记者转交给湖北省公安厅,“一年四季,一天到晚,总能看到他。他把社区当成家,把居民当亲人,这个荣誉实至名归。”
10月20日上午,上级来到社区警务室为肖利军颁授功章,89岁的胡荣正和老伴早早赶来,坚持亲手把功章戴在肖利军胸前。
肖利军走遍了76位空巢老人的家,却不顾自己患有糖尿病、萎缩性胃炎、重度脂肪肝、肾囊肿等17种疾病。记者看到,他的脸庞浮肿,右腿因静脉曲张和脚底起泡,时而跛行。
2010年,湘隆社区刚刚成立,肖利军来到这里,每天携带一只空水壶,以打水为借口,敲开了一户户居民家门。“能进门,就能说得上话;话说得到位,心自然就近了。”肖利军告诉记者。
民警肖利军和社区居民在一起
“原来我看着警察绕着走,现在我把银行卡密码都告诉了肖警官。”居民谌婆婆说,遇到大事小事她都会找肖警官,“这么多年来,他都跟我儿子一样,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。”
89岁胡荣正爹爹亲手为民警肖利军戴上一等功功章
硚口公安海燕直通车踏遍了全区每条街
11月10日上午9时40分,一名女子来到硚口区政务中心公安窗口,一名辅警迎了上去,看到她用手比划,意识到她是聋哑人,马上拿出纸和笔和她交流,贴心引导,帮她拍照和采集指纹。女子顺利办完业务,伸出大拇指不停地点赞。
硚口公安窗口由人口(出入境)管理大队负责。随着一次次延伸服务、上门服务,2017年3月份,他们成立了“海燕直通车”,以民警陈海燕的名字命名,几年来,“海燕直通车”踏遍了硚口区每条街道,成为硚口公安窗口的著名品牌和“店小二”精神的象征,获得无数赞誉。
极目新闻记者在他们的微信群里看到,每天下班后,他们把窗口接待群众的一个个小视频发在群里,点评还有哪些不足、怎样做得更好。陈海燕现任人口大队教导员,她说,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,把前来办事的群众当作自己的亲戚朋友,当作父母亲、兄弟姐妹,笑容再甜一点,服务再周到一些,有求必应,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追求。
今年以来,硚口公安“海燕直通车”为群众办证79132件,上门服务86次,收到群众表扬信228封,锦旗21面。
民警全程书写交流为聋哑人办好证照
百步亭社区民警凌晨赶到医院为老人送终
在江岸区百步亭文卉苑社区,流传着社区民警沈胜文和杜爹爹的故事。
杜爹爹生于1953年,曾是厂长,因为性格刚强与家人失和,离了婚,一儿一女也都断了联系。杜爹爹多次中风拄着拐杖,后来只能坐轮椅,吃饭靠订盒饭。2013年8月13日,沈胜文刚到这里担任社区民警就来到杜爹爹家,一有空就来坐坐,问寒问暖。
2017年秋天,杜爹爹说自己有两个心愿,一是看看江滩,二是找到儿子、女儿。一个周末,沈胜文借了一辆面包车,把坐在轮椅上的杜爹爹送到江滩游玩,杜爹爹咧开嘴一直笑。又过了些日子,沈胜文联系上杜爹爹的儿女,经过劝说,儿子、女儿与父亲重归于好,还找人粉刷了房子。
2018年10月份的一天深夜,沈胜文突然接到医院电话:“杜爹爹不行了,他留的联系人是你,尽快来吧。”沈胜文连忙起床赶到医院,凌晨2时20分,监护仪屏幕上杜爹爹还有微弱的心跳。医护人员说,老人“送不走”,不知道还有什么心愿。
沈胜文上前轻声说道:“杜爹爹,我是沈胜文,什么事都不要担心……”这句话说完,杜爹爹便停止了心跳。在场的人们都惊讶得合不拢嘴,一位医生说:“我从医26年,没有见过这样的社区民警。”
百步亭派出所青年民警崔晓蕾告诉记者:“一次我跟沈警官入户走访,人家正在包饺子,他洗了手挽起袖子上桌一起包,毫无违和感,这让我震撼,简直就是一家人啊。”
今天春节前的一天,中午休息时,沈胜文兴冲冲地回办公室,“我买了一件衣服,在菜场买的,100块钱还价到98块钱……”崔晓蕾没有太在意,只觉得老沈太节省。当天下午,她陪沈胜文上门慰问困难居民,来到一名女子家中,送了米和油,又掏出一叠钱:“快过年了,给孩子添件新衣。”
米和油是慰问物资,那叠钱是老沈自掏腰包,大概有一两千元。崔晓蕾对记者说:“女子丈夫去世,独自抚养两个女儿,打了3份工,也是老沈重点关照的对象。我没想到,在菜场买衣服还要还价的老沈,对待非亲非故的居民这么舍得。”
不仅如此,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,沈胜文为隔离在家的居民们买药买菜买米买日用品,一次次自己垫钱,陆陆续续竟然花光了3万多元钱,那笔钱,是他专门积攒下来准备给他和妻子的老人过年用的。这笔账,很少有人知道。
一位老人外出归来多天不见沈胜文情不自禁上前拥抱
“群众利益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百步亭派出所是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,2019年11月获评全国首批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。沈胜文的故事,便是百步亭派出所民警的写照。